8月20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精心打造的2023“守护城市中的自然”馆校研主题日活动在上海市市西中学火热开展。
现场,2023首届上海市中学生“守护城市中的自然”校园辩论邀请赛、校园版“与科学家面对面”科学集市、原创湿地科普桌游体验、科普讲座进校园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既增长了科学知识、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又提升了科创能力与生态保护意识。
记者获悉
(资料图片)
本次活动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科学家面对面”馆研合作教育品牌,基于“守‘沪’江河——水生生物保护”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携手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与上海市西中学第八届STEM科创邀请展评活动形成联动,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和展示馆、校、研多元教育共同体跨界合作的优势与成果。
在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主办的“守护城市中的自然”校园辩论邀请赛决赛中,上海市市西中学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两支学校代表队的学生辩手就“是否该禁止民间放生行为”展开激烈的辩论。
两队学生在赛前经过自博馆科学老师与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的共同辅导,广泛搜集资料、做足准备。在辩论现场,双方辩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现场评委与观众呈现了一场有关自然科学、法律法规、论辩技巧的精彩对决。
此外,馆方首次将“与科学家面对面——守护城市中的自然”科学集市搬进了校园。
上海有哪些古树名木?
家燕在上海过得还好吗?
如何通过农业科学技术
实现固碳与循环利用的目标?
这些问题在科学集市中都能找到答案。
来自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科技馆藏品保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关心的城市生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在场的学校师生都获益匪浅。
在桌游体验区,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首款湿地科普桌游“湿地生存法则”引起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和围观,这种将科普和桌游相结合的方式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当天下午,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以《长江中的“不速之客”》为主题,就长江流域正面临的外来入侵物种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开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和野外考察故事,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生动的讲座。
未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馆校共建学校、检察院等合作单位,从自然科学、法制宣传等角度,开展“与科学家面对面”“实习研究员”“青少年科学诠释者”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青少年自然保护意识,共同守护上海这座生态之城。
据介绍,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记者:张琦
图片:任超
视频:任超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