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甘孜州“9·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在泸定县德威镇全面启动。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记者再次来到德威镇,探访灾后重建项目有哪些新进展。
【资料图】
走进德威镇奎武村安置点,扑面而来的是灾后重建热火朝天的场面。进入施工区,塔吊林立,机具齐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目前,德威镇奎武村安置点项目已完成50%基础开挖和30户基础施工,部分房屋已初具规模。
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施工地,地质条件复杂,基础部分大多为回填土,基础埋深在三米以上,需做地基处理后方可施工。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单位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倒排工期,在做好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早圆群众安居梦。
“开局即冲刺”是项目总监李代平常说的一句话,自3月15日进场以来,李代平一直忙碌在施工现场。巡视工地是李代平每天上岗后雷打不动的事,根据图纸上的要求对工人做工的品质、进度以及安全作出合理的建议,也在李代平的巡视范围内。作为四川绵阳人的李代平,曾参与过“5·12”汶川地震,北川灾后重建项目,经验丰富的他参与“9.5”泸定灾后重建项目后感触颇深。
李代平表示:“泸定县老百姓传承了‘飞渡泸定桥’的红色精神,积极配合施工方建设工作,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比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设计更科学,用料更经济,施工更方便。”
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安置来自通风岩片区整组搬迁的76户264名受灾群众。为了让受灾群众住得放心、舒心。安置点不仅按照8度半的抗震设防等级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总体布局上也按照便利生活、舒适居住的原则规划了各类基础配套设施。
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负责人王运港介绍说:“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设计方面融合了川西文化、泸定红色文化及藏族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房屋主体为白色、设计有红飘带、红色檐边、如意结、“巴苏”点缀,配上小流苏瓦使房屋既舒适又美观。”
除此外,为了满足不同人口户的居住需求,德威镇地灾避险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设计有70㎡、140㎡、175㎡三种户型,每个户型配备有院坝、晒台。安置点内还设置有村级活动室、停车场、充电桩,应急避难场所、净水池、小型污水处理站等配套基础设施。
“为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德威安置点建设项目,作为甲方,我们做到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与施工单位同步进场,全过程开展监督确保质量安全。与此同时,审计与建设项目全程同步确保施工进度和投资控制,我们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各方责任主体召开技术交流会,第一时间处理遇到的问题,确保工期不耽搁、质量有管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完成,努力实现9月5号交付任务,让受灾群众尽快入住安居。”泸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朱廷镇说道。
全媒体记者/仁多肯布 黄炼
编辑/黄炼
责编/央金
审核/刘云
终审/谭荣皓
标签: